在漢靈帝時期,左伯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兼造紙家。他制造出的“左伯紙”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優質的紙張。左伯紙的主要原料包括麻料和當地豐富的桑皮原料。起初,左伯紙以麻料為主,這種原料來源于普通百姓用過的衣服及其他麻制品,如麻袋、麻繩、麻鞋等。由于麻料的韌性稍遜于桑皮纖維,因此左伯又采用了當地的豐富桑皮原料。桑皮纖維是韌皮纖維中最為堅韌的一種,而麻料雖然纖維較短,但其濾水效果較好。因此,將兩者結合使用,所制成的紙質量非常優秀。
臨朐皮紙至今仍保留著摻入部分麻料的工藝。左伯的造紙技藝不僅在當時備受推崇,而且對后世造紙業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漢代“皎潔如霜雪”的“齊紈”經絲綢之路銷往西域各地?!褒R紈魯縞車班班,男耕女桑不相失”(杜甫詩句),反映了臨朐一帶桑蠶生產的盛況。而當時“齊魯桑麻千畝”,造紙原料豐富,左伯是在山東造紙,西周地圖標注當時臨朐和萊州相鄰,因此山東臨朐手工紙既是左伯紙也順理成章。
山東省的紙史研究者郭興魯曾查閱有關史志并赴左伯家鄉實地調查,認為“左伯紙”是山東手工紙的源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