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,亚洲人成在线观看,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

知識分享
當前位置:首頁 > 資訊 > 知識分享 >

五代十國雕版技藝流行,澄心堂紙一紙百金!

時間:2024-08-26 09:43:23 來源:銳立文保

唐朝后期因安史之亂、藩鎮割據與黃巢之亂等因素,北方戰亂不堪,人口大量流移南方,導致田園荒蕪。五代十國時期,政權交迭頻繁,全國處于動蕩和分裂局面。造紙業承襲隋唐繁盛時代,但各地技藝良莠不齊,造紙中心向南遷移。雕版印刷最初在民間流行,江南和巴蜀兩地發展較好,不僅有佛經和日用各書出售,士大夫階級所讀的儒家經典也用雕版印刷發行。

《禮記》

公元932年,后唐宰相馮道提議官方采行雕版印制《詩經》、《書經》、《禮記》等等九經,這個計劃由國子監實現,并持續了二十二年直到953年后周時期刻印完畢。從此,刻本“九經”廣為流傳,朝廷刊印經書的數量增加,任務也交給國子監負責,書版也收藏在國子監內,被稱為“監本”。監本九經的問世,使古代經書有了統一的標準本,對于文化的普及起到了積極作用。同時,自此以后,刻書成為歷代政府的出版事業,對后世印刷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。

北宋畫家李公麟《五馬圖》-素材來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

五代的造紙原料、技術和加工方法,與隋唐時期并無太大差別,但因長期在戰亂,南北方割據的原因。各地造紙技藝相差甚遠。敦煌石室遺存有北方麻紙,多是粗制濫造的本色紙,不及隋唐精良,書法也不工。成都地區,依然繼承唐代薛濤箋的制作工藝,大量制造彩箋。澄心堂紙是五代時期的名紙之一。澄心堂是南唐烈主李昪節度金陵時的書房,后主時,設官局監造名紙供宮中御用。五代的澄心堂紙造于今安徽南部的池州、歙州地區。用臘月冰水去抄紙,意在取漿纖維懸浮效果良好。澄心堂紙是南唐文房三寶之一。以膚卵如膜,堅潔如玉,細薄光潤著稱。以至一紙值百金,是紙品中的佼佼者。

【轉載聲明】轉載內容是出于傳遞更多有價值信息之目的,若出現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告知,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!
上一篇:遼代吸取中原文化 書籍刊刻用紙量劇增
下一篇:隋唐時期造紙業迎來全盛時代 造紙技藝改進推動人文發展
資訊推薦
服務案例
回到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