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籍、字畫修復也好,紙質檔案修復也罷,在修復過程中都有嚴格的修復流程要求,下面銳立文保就來聊聊紙質檔案修復的基本流程是怎么樣:
一、紙質檔案修復修復前
1、保存狀況調查和破損評估:對現庫藏紙質檔案進行調查,評估破損等級,優先搶救性修復特殘級的檔案。
2、拍照:對紙質檔案進行修復前的拍照與攝像,以此反映修復前檔案的保存狀況與破損情況,拍照時使用到標尺及色卡。
3、分析測試:對修復前檔案的紙張、字跡等進行進行分析測試。查驗紙張pH值、色度等情況,分析字跡的溶解性與成分。
結合上述3個步驟,制定針對當前檔案的修復方案,包括:修復的流程、方法及步驟;修復中所需的材料用料及用量;修復中可能出現的難題及應對策略;修復的時間及人員安排等。
二、紙質檔案修復過程中
按照既定檔案修復方案開展修復工作:
1、對檔案進行編號,并拆卷:對無頁碼的檔案用鉛筆進行編號,在修復后的裝訂還原前進行擦除,擦除后無明顯標記痕跡;對損毀嚴重的檔案不宜再進行編號,對拍照作為順序記錄。拆卷拆解下來的裝訂材料需要妥善保存,待檔案修復后的裝訂過程中使用。
2、去除霉菌:根據霉菌滋生范圍大小進行分類處理,小范圍輕微霉菌可使用75%的乙醇溶液進行霉菌部位進行擦試,需要注意的是:乙醇對字跡是否具有的溶解性。
3、對字跡進行修復加固:該修復過程中將使用到放大鏡、顯微鏡等工具,對字跡修復加固的宗旨是不會對其造成進一步的損傷,修復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到字跡遇水易溶的情況。
4、揭粘:對出現粘連的檔案紙張進行分離,揭粘方法有:水洗法、水浸法、干揭法、蒸汽法、冷凍法。
5、去除檔案紙張上的污漬,對酸化紙張進行脫酸:污漬去除方法有機械去污法、氧化去污法、有機溶劑去污法和水洗去污法;紙張脫酸的常用方法有噴涂式紙張脫酸法、批量浸泡式紙張脫酸法,如有脫酸需求,銳立文保可免費定制檔案紙張脫酸方案。
7、檔案缺失部位的修補及整體加固:修補中,若影響檔案憑證性的破損處,不宜對其進行修補處置;需要補紙修復處,要選擇使用與檔案紙張紙質、顏色、紋路等最為相近的紙張;需要整體加固的檔案,可結合實際情況,采用托紙法、絲網加固法及襯紙法對檔案整體進行加固。
6、平整干燥:進入檔案修復的最后一個修復階段,讓褶皺曲翹的紙張進行平整修復,同時確保紙張是干燥的。
7、整理檔案文件并進行裝訂還原:經過上述步驟,檔案修復工作基本完成,接下來就需要對修復后的檔案文件進行整理,然后使用原拆解下來材料進行裝訂還原。
紙質檔案修復中要堅持“修舊如舊”、“可還原性”原則,不影響原檔案要陳述的實事,不影響后期對修復中使用的材料、技術進行迭代更換。
三、紙質檔案修復結束后
1、修復檔案的驗收與質量評估:參照DA/A64.3—2017規定的修復質量要求進行驗收與修復質量評估。
2、修復后的檔案進行拍照:拍照后進行修復前后的對比,并作為此次的修復記錄檔案。
3、對此次檔案修復記錄進行歸檔:將紙質檔案修復中的方案、日志記錄、驗收與質量評估結論等信息進行歸檔留存。
總結:以上3個大點、13個小點是關于紙質檔案修復的基本流程的全部內容,更詳細的內容可參考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行業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》DA/Z64.4—2018,紙質檔案搶救與修復規范第4部分:修復操作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