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也曾經是古代人制作文件的材料之一,這在西亞、北非尤為普遍。在我國用皮革制成的文件雖很少見,但它卻是將竹簡編連成冊的重要材料。如孔子讀《易》,曾經“韋編三絕”,這里的“韋”,就是用皮革制成的編連文件和書籍的繩索。
皮革是動物的生皮經拜制而成,它是由數目極多的膠狀性的纖維束縱橫交錯所組成。其主要化學成分有蛋白質、結合裸質(如單寧、鉻鹽等)、水分和油脂等。
儲存環境對皮革的影響:
高溫會使皮革迅速失去水分,干燥硬化,失去轆韌特性;溫度過高,還能使蛋白質凝固,破壞皮草的纖維組織。
皮革是一種多孔性物質,空氣潮濕時容易吸水,吸水量隨著周圍相對濕度的變化而改變。皮革吸水后重量增加,增大皮革的比重。更重要的是在高溫條件下,能溶解皮革中部分蛋白質,使皮革的質量受賡目損害。另外,在酸堿的作用下,蛋白質能發生水解反應,產生臭味,使皮革的物理機械性能顯著降低。皮革中的蛋白質、脂肪、水分等都是霉菌、害蟲的重要營養物質。因此,在高溫高濕下,有利于派菌和害蟲的生長和繁殖。
日光照射,會使皮革的顏色消退,油脂加速酸敗。
皮革類制品的檔案文獻保護應注意以下幾點:
1、要嚴格控制庫房的溫濕度,保存皮革的適合溫度是16~25℃,相對濕度為60~68%。
2、要防止太陽光的直接照射。
3、庫房要潔凈,防止有害氣體的浸蝕。
4、皮革制品,最好裝入專用的密封塑料袋內保存。
內容來源:祁玉珍《幾種非紙張類檔案的保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