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,亚洲人成在线观看,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

行業資訊
當前位置:首頁 > 資訊 > 行業資訊 >

古籍修復師:數小時精修幾個洞是家常便飯

時間:2021-07-14 09:57:00 來源:中國國際電視臺

中國東部港口城市寧波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重鎮,也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。城中的天一閣博物館,始建于明朝中期,已有400多年的歷史,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。館內現藏有近30萬冊古籍,其中珍本8萬冊保存完好。

天一閣歷經數百年滄桑,這里的許多古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蝕和腐爛,急需修復。

近期,國務院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,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入列其中。這項古籍修復技藝并不需要復雜的工具,而是考驗修復師的經驗和技巧。從最初修復方案的制定和備用紙的選擇開始,每一步都需要一絲不茍。

天一閣博物館藏品修復部主任:王金玉

天一閣的藏品修復部主任王金玉從事紙質文物修復工作已超過40年。她表示:“工作時,我會把雜念放在一邊,集中精力修復一兩頁紙。它給我帶來了一種平和和活在當下的感覺。這就像是一種終生的生活藝術。”

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從明代開始一直口手相傳,一代跟著一代,一代不負一代,一代超越一代,發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傳承體系,整個修復過程大約包括14個步驟。對于“修書人”來說,最耗時的步驟是修補漏洞和破損的地方,花幾個小時修理幾個洞是家常便飯。

2020年,天一閣獲批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,躋身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的教學與傳授機構。無論對天一閣還是王金玉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

然而,王金玉認為修復古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她表示:“中國歷史悠久,古籍豐富。作為古籍修復師,我們有責任去拯救和保護它們,并將它們傳承下去,因為它們是歷史的記錄和我們文化的寶庫?!?/p>

原文標題:古籍修復師讓沉睡古書“復活”

【轉載聲明】轉載內容是出于傳遞更多有價值信息之目的,若出現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告知,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!
上一篇:修復古籍要遵循‘整舊如舊’的原則
下一篇:宮琳:止住酸化,加強保護,留住“紙”的分量
資訊推薦
服務案例
回到頂部